RM-6000系列多导生理记录仪系统是日本光电公司生产,主要由显示器、插入式前置放大器、记录器和各种实验用的换能器组成,该系统主要用于显示和记录心电、脑电、血压、心室压力、呼吸、肌肉张力、血流量等电生理信号、压力信号、张力信号、血流信号。与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功能不相同的是,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系统的实验结果记录不能够进行实时地数据化处理,需要手工测量计算。
系统组成框图:
(一)多导生理记录仪主要组成部分的介绍
1.显示器:常用的RM-6000系列多导生理记录仪系统多为四导或者八导生理记录仪,因此显示器一般也是四导或者八导信号显示,每一导信号均有各自的位移、灵敏度的调节,而扫描速度和亮度的调节则是统一的。与VC-10等用于神经电生理实验的示波器不相同的是,四导或者八导信号显示器通常只能对信号进行定性分析,而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如果要精确的测量实验结果,一定要在记录的图形上进行。
2.插入式前置放大器:RM-6000系列多导生理记录仪系统根据实验者的不同要求,提供了非常大范围的插入式前置放大器选项。有以心电研究为主的组件,有以动物血流动力学测量为主的组件,有以人体无创伤生理功能测量研究为主的组件,还有以神经电生理研究为主的组件等。这些前置放大器组件可以自由组合插入主机框架,通过内部连接线的设置,即可进行实验。经常用到的前置电放大器有记录生物电的心电、脑电、肌电放大器,有用于记录压力、张力信号的载波放大器,有呼吸放大器,有阻抗容积放大器、心音放大器、颈动脉波动放大器,还有微分器、积分器、压力处理器、偶合放大器、直流放大器等。
3.记录器:RM-6000系列多导生理记录仪系统的记录器有墨水笔记录和热笔记录两种,墨水笔记录有一定的记录范围限制,而且记录笔也容易被墨水堵塞,或者由于实验信号变化剧烈时而损坏。热笔记录是通过记录器上的各种设置程序进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验记录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设置进行记录。
4.各种类型的电极和换能器:RM-6000系列多导生理记录仪系统提供了用于不同实验的各种电极和换能器,常用的有引导生物电信号的各种电极,有压力、张力换能器,有呼吸换能器,血流量换能器等,有关这些电极和换能器的详细情况,请见后面相关的内容。
(二)多导生理记录仪的使用
1. 确定好实验所需要的各个通道并安装好相应的前置放大器和相应的电极、换能器。连接主机地线与专门的接头。
2.打开主机电源、显示器电源、前置放大器以及记录器电源,准备好电极、换能器与实验动物的连接:
1)心电图信号导联连接方式为:红色电极连接右上肢,黄色电极连接左上肢,蓝色电极连接左下肢,黑色电极连接右下肢。实验者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导联的心电图信号。
2)动脉血压信号可以经颈总动脉插管或者经股动脉插管获得。
3)左心室压力信号可以经颈总动脉插管到左心室获得,也可以经左心室心尖部插管到左心室获得。
4)左心室压力的微分信号是微分器通过内部连接线与左心室压力信号连接并对其进行微分计算后获得。
5)血流信号是通过电磁流量计输入到多导系统进行记录。
3.在进行实验前先必须对每一导的信号进行定标。
(三)各种信号的定标方法
1.心电图信号的定标方法:置心电放大器导联选择旋钮到定标位(CAL)、量程旋钮到
1mv,反复按下定标键(CAL),可以有一串方波记录,用微调旋钮调整该方波幅度为1 mv/1cm或者1 mv/2cm即可。
2.血压信号的的定标方法:置载波放大器量程旋钮到100 mmHg/1 cm位,按下载波放大器的定标键(CAL),在压力信号通道可以记录到一个台阶波,峰值表示为100 mmHg/1 cm。如果不足或者超出1 cm时,用微调旋钮调整。让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压力换能器与大气相通,按下载波放大器的调零键,使其指示灯由红色变为绿色,记录一段零基线。用血压计给压力换能器加100 mmHg的压力,记录基线应该在1 cm高度,如果不足或者超出1 cm时,用增益参数微调旋钮调整后即可进行血压的测量。
3.心室压力及微分信号的定标方法:置载波放大器量程旋钮到100 mmHg/1 cm位、微分器量程旋钮到50(´100 mmHg/s/1 cm)位。分别按下载波放大器和微分器的定标键(CAL),在压力信号通道可以记录到一连续的三角波,峰值表示为100 mmHg/1 cm,如果不足或者超出1 cm时,用微分器上的三角波微调旋钮调整。微分信号通道的记录为一连续方波,正负相幅度均为2 mm,单相峰值表示1000 mmHg/s/2 mm,即5000 mmHg/s/1 cm。
4.血流量信号的定标方法,在电磁流量计的使用中介绍。
(四)多导生理记录仪使用的基本要求
1.第一次使用时,请向有关专业老师咨询或者仔细查看仪器说明书。
2.实验过程中需要更换前置放大器插件时,请关掉相应的电源。
3.实验结束后让前置放大器插件上的按键均处于OFF位。